尊重成长需求让学生更有幸福感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2-10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新年伊始,一份杭州市上城区“中小学学生综合素养报告”新鲜出炉。这项由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、上城区教育学院及部分学校分管校长完成的调研报告,随机选取了全区30所中小学的学生参与匿名问卷调查,涉及科学文化素养、道德成长、生命质量等多个领域。

  “‘减负’的口号喊了多年,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。未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,未能基于教育的内在要求‘下猛药’,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。杭州市上城区‘中小学学生综合素养报告’所揭示的一些现象理应引起我们深思。”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说。

  对阅读和科技活动兴趣盎然

  调研表明,51.98%的学生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,42.71%的学生阅读时间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。其中,图书馆是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,近一半人选择了该项。

  “从整体上来看,学生的阅读时间比较充裕。学生到图书馆的比例大,这对图书馆的服务是一个考验。2009年,上城区校园数字化图书馆工程将启动,届时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越的阅读环境。”上城区图书中心负责人施越辉说。

  调研发现,学生最喜爱的书籍依次为名著系列、侦探破案系列、童话故事、搞笑作品、军事系列……“学生钟情人文素养和逻辑推理的读本,对于他们的个人修养和思维能力是大有裨益的。”施越辉欣慰地说。

  和阅读一样,学生对科技活动也饶有兴致,97.68%的人气就很能说明问题。不过,一些学校在科技活动的普及上却是有心无力。上城区中小学科技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俞敏告诉记者,迫于中考压力大、专职教师空缺、家长支持力度不够等种种原因,有近1/3的学生没参加过科技活动,初高中生尤为明显。“由此可见,科技活动在学校还是存在着精英化的倾向,普及性还亟待提高。”

  玩与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

  令调研组欣慰的是,学生负担减下来了,“玩”的时间也多起来了。数据显示,上城区少先队基础建设扎实,97.52%的学校建有少先队队室;各基层少先队组织能正常活动,每年至少有一次观摩;每学期有3次以上的主题班会课的班级超过80%……

  各类活动中,哪一项是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呢?近2/3的学生把票投给了“第二课堂”,排在第二位的是“硬币大集合”和“知荣辱、树新风、促和谐”主题活动。“这些活动之所以受学生青睐,得益于活动丰富的内涵、充分的表现力、趣味性,且能在潜移默化中促成学生的道德成长。”上城区德育研究部主任王珍说。

  依托杭州市开辟的71家场馆,杭州六中的学生感受着“第二课堂”的魅力。春秋假时,林风眠故居、杭州花圃、辛亥革命纪念馆等,成为学生的必然选择;把中国茶叶博物馆“搬”进学校,掀起一股“识茶认茶爱茶”之风;有的学生意犹未尽,利用节假日时间到博物馆当起了志愿者。

  “中学课程中,历史与社会、科学等都有实践的特点。让学生主动走进‘第二课堂’,发现兴趣,运用已有知识去观察和学习,这与学校教学形成了良性互动。”六中校长陈虹说。

  在接受调研的过程中,学生也表达了对“第二课堂”的期望。70.4%的孩子希望能够每月有一次活动,70.4%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类。

  大多数学生在校园中找到了幸福感

  报告让我们真切地听到了孩子们的心里话。从此次调研的情况看,大多数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找到了幸福感。97.35%的学生喜欢自己的班级,94.70%的学生认为老师能经常关心帮助自己,还有90.40%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学校的情绪状况是乐观的。

 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,学生们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老师,占调查人数的46.03%,之后依次是家长、同学、朋友。但是,当学生遇到比较大的烦恼或者困惑时,却首先想到找朋友,然后是家长,老师排第四位。这是为什么呢?

  杭州市天长小学学生小韩说,老师教她怎么做人,帮她获得知识,所以影响最大,但是遇到困难找老师怕影响他们工作,也担心老师反对她的想法。杭州市铁路中学学生小周觉得,老师给了他很多关心和教导,但是和老师代沟太大,有烦恼喜欢找朋友谈心。还有一些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不够,觉得老师不容易接触。

  老师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。杭州市高银巷小学的张老师说,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绝对的“权威”,常听到家长说:“这孩子我是管不好了,请老师多费心帮忙教育他吧!”铁路中学田老师分析道,一些老师“居高临下”地看待和学生的关系,没有把学生当朋友,和学生有距离。十一中金老师的观点是,学生的心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,情绪、情感问题是他们的“隐私”,自然不会轻易和老师交流。

  可无论如何,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确实是最大的。上城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沈晓琴认为,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,做出了成人的榜样,也就是常说的什么样的老师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。“所以,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,用专业和艺术的手段去处理与学生的关系,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。”

  专家观点:

  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对上城区“中小学学生综合素养报告”进行了解读,他认为有两个数据值得重视:“51.98%的学生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,42.71%的学生阅读时间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”;“70.4%的孩子希望能够每月有一次活动,70.4%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类”。在这两个数据背后,还有一个数据:“90.40%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学校的情绪状况是乐观的”。

  “我认为,教育绝不是一个单纯的‘传授知识’的过程,学生自主地求知、自主地学习,远比‘授业’更有效;推而广之,学生在学校中的自主活动,尤其是能激发学生兴趣、开发学生潜能的自主活动,远比‘掌握知识’更重要;因为,只有这样,我们的学生才更快乐、更幸福、更阳光,才能更好地成长。上城区的调研给我们的启示是,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、推进素质教育,必须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,必须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,换言之,必须在‘转换育人模式’上狠下功夫。”方展画如是说。

  ■本报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蒋亦丰